top of page

8+1 天,房车游黄石

  • Writer: Zhihui Zhang
    Zhihui Zhang
  • Aug 19, 2022
  • 27 min read

Updated: Mar 16


据说,一生一定要去一次黄石。因为去过,方知自然之美。


这样的诱惑,谁能抵抗?


我们后疫情时代的第一次长途旅行,就是这里了。


若可以,我一定要在黄石里搭帐篷,躺在树荫遮蔽的星光里,听着虫鸣鸟叫睡去,再醒来。


可因路途遥远,外加两个难伺候的小朋友,所以,房车自助游就成了我们既能亲近自然又不太过折腾的折中之选了。

此次黄石之行,我们计划行程8天,驾车1821公里,在黄石逗留三天,在Grand Teton逗留两天,虽然没有走完所有的trail,但是游完了所有经典路线。


我们不喜欢开夜车,而且也不想总让娃坐在车上。所以,我们在路途中多加了几个歇脚点,尽量缩短长期开车的时间,也因此拉长了行程。


虽然我们的行程不一定适合所有人,但是我会详细的分享我们游览过的景点,注意事项,以及房车和营地的相关事宜,希望对有计划去黄石的朋友有所帮助。


至于为什么会有标题里的+1天,就请朋友们在文章的最后寻找答案了。


如果只关心如何租房车以及营地的相关问题,也可以直接点下面的链接直达。


关于房车

关于营地

费用

行程:

为了方便大家了解我们的行程,我尽量把每一天的行程都在地图上标注出来,并且用数字标注了我们每天停留的目的地,也标注了每一段行程的距离和车程。

Day 1:

去黄石,可选的机场有很多,但是盐湖城机场是美国南部城市去黄石自驾游的最佳选择,因为离南门近,机票价格实惠,房车选择相对多。


考虑到刚开房车不够熟练,第一天的行程我们把每一段路程的开车时间都控制在一小时左右。


盐湖城机场的交通很便利,它距离盐湖城市中心只有十几分钟的车程,距离有名的大盐湖也只有不到一小时的车程。


感兴趣的小伙伴专门抽出一天来,逛逛盐湖城,看看大盐湖,也无不可


另外,机场附近的超市也是食物补给的好地方。


盐湖城,顾名思义,就是因大盐湖而闻名的城市。


大盐湖是个内陆湖,湖水的补给主要依赖周围的河流和雨水,因为大盐湖只有进水没有出水,所以长年累月的矿物质盐分累积,形成了如今这个广袤的咸水湖。

而高盐分的咸水湖最酷的地方,就是即使不会游泳的人,也可以在湖水里轻而易举的飘起来,甚至可以坐在水里看书。


我很多年前来过盐湖城,曾被广袤、宁静的大盐湖深深的震撼过。可惜上次来的时候正值初春,寒冷的温度实在不适宜在大盐湖里游泳,所以这次有机会路过,怎么也要试试。


离盐湖城大约1小时车程的Antelope Island state park就有最适宜在盐湖中游泳的海滩。


可没料到是,炎热的天气让大盐湖的水位大幅下降。远离了坚硬的沙滩,退到满是淤泥的湖中心。美还是美的,只是想要在盐湖上漂浮的想法终是无法实现了。因为湖水太浅,淤泥太深,实在无法到达湖水更深的地方。

也只能照照相,过过眼瘾了。想要去大盐湖游泳的朋友们如果像我们一样在很热的天气出行,估计要考虑别的可以下水的地方了。

从州立公园出来,我们继续北上,在Willard Bay State Park稍作休息。


在湖边的落日里,看孩子们在水边嬉戏,和朋友一起晚餐,放松而惬意。

Willard Bay State Park是个比较小的州立公园,我们在这里停留完全是为了休息,不介意多开车的朋友,也可以忽略这个公园。


天快黑的时候,我们驱车赶往此次行程的第一个房车营地Traveland RV Park。关于房车的营地,我后面会详细介绍。


我们的第一个营地就是个普通的房车营地,设备齐全,有水有电有排水,但是没有太多的娱乐设施,能满足基本的补给和休息。


旅程的第一天也在夜色中平静的结束了。

Day 2:

有了第一天的预热,第二天的车程就相对长了一些。


一路往北开,我们渐渐的从平原开上了山路。路上处处都是美丽的风景,且处处不同。


层层叠叠的山,葱葱郁郁的树,金黄的草,嶙峋的山石,汩汩的溪流。即使在这美景里开车,也是一件心旷神怡的事。


我的相机一刻也没停过,试图从各个角度记录下眼前的美景,可惜相机终是无法真实的记录下人在景中游的惬意和愉悦。

到达Bear Lake之前,我们的车一直在山谷中穿行,墨色、绿色的群山遮遮掩掩的,一直阻挡着我们的视线,无法看得太远。


直到我们的车渐渐的登上了山顶,碧蓝色的Bear Lake泛着星星点点的晶莹,就这样毫无防备的突然铺展在眼前。我只叹语言的匮乏,实在无法准确的描述我在看到这奇景时的震撼,只觉如坠仙境。

自从来到美国以后,我就一直生活在靠近海边的城市。见过海,也见过湖,可都是在地势相对平坦的地方,像这样被嵌在群山中的湖泊,却不多见。


比起一望无际的湖海,被群山环绕着的Bear Lake,少了磅礴的霸气,多了平静的柔美,尤其在太阳的照耀下,平静的湖水更是蓝的晶莹剔透。


Bear Lake的公园里可以租到各种各样的水上运动器械,比如:汽艇、划船、冲浪、standing-borad,甚至是水里的跳床。


若你有幸在这里停留,一定要挑一个你感兴趣的水上运动在这美丽的湖水里试试,才不枉此行。暑假的旺季,我建议这些器械都要提前在网上预定。


我们第一次尝试standing board,从刚开始难以掌握平衡多次落水,到最后的操作自如。能get到新的技能,还是颇有成就感的。

离开Bear Lake之后,我们开了近3个小时车程到达了Jackson 小镇。这个小镇是进入Grand Teton之前的最后一个小镇,也是重要的补给点。


这里有加油站,有餐馆,有超市。


小镇不大,街边都是各种各样非常有特色的小店,若是有时间,在小镇上逛逛也是不错的。


不过我们开着房车实在是不好停车,所以没能在镇上多逗留。完成必要的补给以后,我们选了一家评价不错的餐馆,尝了尝这里特色的野牛肉和鹿肉,就朝营地的方向出发了。


补充一句,尽管这家餐馆的评价不错,但是没有我们想象的好吃,有点小失望。

我们驻留的第二个营地叫Gros Ventre Campground,位于Grand Teton国家公园的南门外,位置好,风景也好,但是设施很简单,没水没电,而且晚上10点以后就不能用发电机,也不可以制造大的噪音。


国家公园里有很多这样简单的营地,虽然不方便,但却可以让人们用污染最小的方式融入自然。尤其是入夜以后,更是出奇的宁静,没有灯光污染的夜空,也显得格外清朗。


在夜幕降临之前,我们静静地坐在营地里,看着两个兴奋的跑来跑去的小朋友,看着太阳披着满身的霞光慢慢的落到山的后面,心里突然就涌上了满满的幸福。

Day 3:

原定的计划其实是第二天的下午去Jackson Hole Mountain Resort,但是因为在Bear Lake玩的太久,开车到Resort的时候已经关门了,所以就改到了第三天。


Jackson Hole是Jackson小镇旁的一个山谷,而Jackson Hole Mountain Resort是依山谷而建的度假山庄。夏天的时候用来避暑,冬天用来滑雪。


山庄里有很多特色的活动,比如观景的缆车,骑马,高空跳伞等。


这的观光缆车是全封闭式的,一共有三条线路,分别叫Bridger Gondola,Sweet water Gondola,Aerial Tram。通票可游览所有线路,并且不限乘坐次数。


三条线路分别能攀登到三座高度不同的山顶。


Bridger Gondola和Sweet water Gondola是可以共乘8人的小车,Aerial Tram的车最大,一次可以坐几十人,也是攀登高度最高的缆车,可登至海拔3.18km的山顶。


在山下的温度需要穿短袖的情况下,山顶还可以看到大片未融化的积雪。

骑马也值得尝试一下。


我们和朋友一行8人的马队,浩浩荡荡朝着树林出发,总时长1个小时。


小朋友们都是第一次骑马,紧张也兴奋。一个小时的骑行其实挺累的,不过小朋友们都很棒,不但坚持下来了,还学了简单的马术,比如让马走和停,转方向和往后退。


唯一的不足就是马队是在林中穿行,马蹄总是扬起很大的尘土,让我们吸了不少PM2.5。想尝试的朋友可以考虑带个防尘巾,或者去Grand Teton里骑马。那里的马队主要走的草地,或许没有这么大的尘土。

从Jackson Hole Mountain Resort离开后,我们就正式的进入了Grand Teton国家公园。Grand Teton是紧挨着黄石南门的另一个国家公园,是很多去黄石的游客必然会路过的地方。


这里的景色也很美,却因为离黄石太近,反而没那么有名。


Grand Teton是沿山而成的一个狭长形的公园。公园里满是巍峨起伏的山脉,星罗棋布的湖泊,其中最大的两个湖是Jenney Lake和Jackson Lake。


公园里有各种难度和长度的trail,短的有30多分钟就能走完的,长的甚至需要走好几天,因此吸引了很多专业的徒步和攀岩爱好者。


若时间容许,就停留在Grand Teton里探索这些trail,也别有一番趣味。

Grand Teton的主要游览路线在入口处分成两支(地图里的紫线)然后在Jackson Lake附近汇合。


西侧的线路在公园内部,可以经过公园的主要山脉和湖泊;东侧的路线在公园外侧,有很多不错的观景点。这两条线路都值得走走看看。


我们进入Grand Teton的时候,夜色渐晚,我们只能沿着西侧的线路走走停停,最后在Jenney Lake的湖边逗留到傍晚。


Jenny Lake真的是我最爱的地方,无论哪一条trail,只要能沿着Jenney Lake走走,去水边看看,都是美的。


我们找了一处能走到湖边的小径,让小朋友淌着清澈的湖水,捡他们最爱的石头。我们脱了鞋袜,淌过清凉的湖水,在湖中的大石头上静静地坐着。


傍晚的时候,游客不多,湖边一片静谧,湖水轻轻的翻着涟漪,水里也总有一丛一丛的小鱼摇头摆尾的,在我们的脚边游来游去,真是太舒服了。

在湖边简单的吃过晚饭后,我们就朝营地开去了。路过Jackson Lake Dam的时候,我们下车简单的看了看,就前往当晚的营地Colt Bay RV Park了。


这个营地位于Grand Teton的中部,Jackson Lake的旁边,设备齐全,位置也好,价钱也是所有营地里最贵的,但是绝对物有所值。

Day 4:

前一天晚上下了小雨,早晨起来天气清清爽爽,最适合散步了。


我们的营地离Jackson Lake非常近。于是我们一早起来,沿着湖边的Lakeshore Trail,走到一个能深入到湖中的小小半岛上。


这个trail不长,紧邻湖边。下过雨的清晨,游客也少,非常适合带着孩子慢慢的散步。


Jackson Lake比Jenny Lake更加宽广和平静,没有游船,无波无澜,好似一面镜子。


雨后的湖岸,处处云雾缭绕。


远山、白雾、绿树、青草和淡蓝色的湖水连成一片,美极。


Jackson Lake和Jenny Lake就像两个个性完全不同的孩子。前者平静内敛,后者温婉明媚,都能让路过的人迷醉,流连忘返。

从Jackson Lake的小径出来,我们开车回到了Jenny Lake。一是因为太爱这片湖,二是想去Jenny Lake上坐游船。


刚下过雨的天空还是灰蒙蒙的,但也因为处处都是飘渺的云雾,让本已美不胜收的景致更加独特,远处的山峦也因这云雾,时隐时现,神秘莫测。


这样的美景,实在是照不够,也看不够。

Jenny Lake的附近有很多非常有名的trail,最有名的当属Jenny Lake trail,这条小径可以通往山中的瀑布(Hidden Fall),也可以登到山顶远眺Jenny Lake的全貌。


若是坐Jenny Lake的游船到达湖岸,就可以省去这条trail的一大半的路程,非常适合带着小娃的我们啊。

当然了,若是时间充裕,我强烈推荐多走几条湖边的trail,像是有人强烈安利的Death Canyon Hike,还有另一个离的很近的Swing Lake。据说这个小湖因为水浅,没有Jenny Lake的湖水冷冽,适合游泳。


离开Jenny Lake,我们就沿着Grand Teton东边的路线一路向北,走走停停,只要是不错的观景点,比如Schwabacker Landing,Glacier View Turnout, Teton Point Turnout, Oxbow Bend Turn等,我们都要下来瞧瞧,实不忍辜负了这美景,和路上三三两两的大野牛。

依依不舍的离开了Grand Teton,继续向北,大概一个小时左右的车程,我们就进入黄石公园的南门了。


车窗外的景色也渐渐不同起来。远处的山峦变少了,翠绿茂盛的树林里频繁的出现了干枯的树木。

黄石公园很大,是真的很大。它同时跨过了三个州,只开车绕着公园的游览路线转一圈,就需要大概5到六小时的时间。每个景点的观光小径也是长短不一,主要景点的小径更是长的惊人。所以一定要根据自己的计划,留出足够的游览时间。

和Grand Teton不同,黄石公园因丰富的地热资源和野生动物而闻名,也是多火山的地方。


这些地热释放到地表,形成了独特的地形地貌,包括热水泉,间歇喷泉,喷气口或蒸汽口,泥浆池,分散在黄石的各个景点。


黄石所有的景点都围绕在8字型的路线周围。原本一共有5个入口可以进入公园,但是洪水过后,北门和东北门的入口关闭了,而我们这次是从黄石的南门进入公园,一路向上游览。我们的营地则是在黄石的中部Canyon Village。


离Grand Teton最近的景点,是黄石的西拇指(West Thumb)。也是我们游览黄石的第一个目的地。


开往黄石的路上淅淅沥沥的下起了小雨,在我们到达黄石的时候,小雨竟然慢慢的停了。而且因为下雨的缘故,游人也非常少,反而成了游览黄石的最佳时间。


西拇指是黄石的主要景点之一,这里主要是大大小小热水泉。每处热水泉都因为不同的温度和深度,而呈现出不同的颜色。


泉水清澈,更加让这些颜色显得清亮,似琉璃翡翠般剔透。雨后的气温较低,使得这些热泉都袅袅的腾着雾气,宛如仙境。

西拇指共有三条环形的trail,不算黄石很大的景点,可走完这些trail也花了我们一个多小时的时间。


游完西拇指已近黄昏,我们也就没在其他的景点停留,直接去了黄石的营地。


在路上,我们看到了绝美的落日。旅途,因为这些计划之外的意外收获,变得更加有趣。

我们连续两天都住在黄石的Canyon Campground 营地里。黄石里大多数的营地都是不通水电的,条件也各不形同。但这个营地是黄石里比较火爆的,因为位置好,周围有加油站、商店,营地的设施也很齐全,有公共洗澡间和洗衣间,非常便利。

Day 5:

在黄石公园的第二天,我们走了8字地图的上半部分,主要去了大峡谷(Grand Canyon),Norris, 和Mammoth hot spring。

车刚开出营地没多久,就看到一早出来觅食的大麋鹿,吸引了大量的游客下来拍照。


黄石大峡谷离我们的营地很近,是一处险峻的山涧,两侧是陡峭的悬崖,中间是一条时宽时窄的河流,在山崖形成的峡谷里奔腾翻滚,再从高崖一泻而下,形成了一高一矮两处瀑布。高处的瀑布更宽些,但是落差小,低处的瀑布更窄些,但是落差大。

沿着峡谷的附近有很多trail,可以从各个角度欣赏这处奇景,我们几乎走了个遍。最好看的,当属可以远观低瀑布全貌的Artist Point,和可以走到两处瀑布顶部的小径,近观瀑布。

站在临近瀑布的山崖之上,看着碧绿色的河水奔腾着向脚下的峡谷中坠去,砸到峭壁突出的巨石之上,发出如猛兽般的嘶吼,随即爆裂成四处喷溅的水雾,在阳光下映射成虹彩。


这样的震撼实在无法用语言描绘,只有亲临其中,才能感受得到。

从大峡谷离开,我们就开往Norris。这处景点和West Thumb有些类似,不过比West Thumb更大些。这里有热水泉,也有间歇泉,但都不会规律性的喷发。


这里的trail多而且长,如果不是黄石的资深粉丝或者时间确实充足,不用全部走完,可以挑几个自己喜欢的热泉看看就好,比如绿如翡翠的Emerald Srping。

离开Norris已经是下午了,我们驱车近1个小时的时间,临近黄昏才赶到Mammoth Hot Spring。


从Norris往Mammoth开,有一段路非常的狭窄难行,拐弯也变得又多又急,对于开大车的游客是个很大的挑战。但是好在大家都开的非常缓慢,所以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紧张。


不过这条路的景致倒是十分独特,明明是峭壁旁的山路,转个弯就突然出现了大片的巨石堆。我甚至都无法找到这些石块到底是从哪冒出来的,误以为发生了什么时空穿越的奇事。

Mammoth非常靠近黄石的北门。但是因为洪水对黄石北入口的破坏比较严重,所以这里不但入口关了,部分景点也限制了游客数量,更不容许游客在这里过夜。所以,到了黄昏的时候,这里变得非常冷清。

Mammoth附近有一个很袖珍的小镇。但有意思的是,因为游客稀少,也没有人在这里留宿,反而让这个小镇变成了野鹿过夜的地方。


一大批群鹿就悠闲的或走、或卧、或站,完全把这里当成了自己的地盘。我不敢走近鹿群拍照,只照了一只对我一直虎视眈眈的家伙。


Mammoth和其他几处热泉的地貌完全不同。黄石其他的热泉都是在平坦的地方,可这里是山地。所以地热带着从地底喷出来的各色的热泉从山顶一路流淌下来,积年累月的冲击出了如阶梯版的奇特地貌。

又是顶着霞光,早出晚归的一天。应孩子的要求在营地点起一捧篝火,在暖暖的火光里,一天就这样过去了。

Day 6:

行程的第6天,我们主要逛了黄石的下8字。而下8字的左半部分更是有黄石最重要的,也是游客最多的两个景点,老忠实泉和大棱镜。


一早起来,我们驱车来到了离露营地很近的大峡谷inspiration point,一个可以远观大峡谷全景的观景点。因为太爱大峡谷的风景,在这里边观景,边吃早餐,实在是绝佳的享受。

早餐结束后,我们就沿着下8字的路线朝目的地出发了,一路经过了海顿峡谷、泥浆池、龙口泉和钓鱼桥。


海顿峡谷是黄石公园里为数不多的一片平坦而又广阔的草滩。野草肥美、河流清澈,也没有地热形成的强酸或高热的泉池,于是就成了动物们的天堂,所以这里无论是黄昏还是白日,都是观看动物的好地方。

泥浆池、龙口泉虽离海顿峡谷不远,却尽是强酸性的热泉池。其酸性之强是可以与高纯度的盐酸、硫酸相较的。除了强酸,这里的泉池热度也是非常高的,泉中翻滚的泥浆和龙口泉的洞穴里反复喷出的热气都是很好的证明。


那龙口泉更是因为不停的喷吐热气而发出低沉的呜噜声,真真像一只愤怒的怪兽,藏匿在那黑漆漆的洞穴里,随时准备冲出来。


但是,这几个都是比较小众的景点,时间紧张的朋友也无需花太多的时间在这里停留。

离开这几个景点以后,我们前往钓鱼桥吃午饭。


钓鱼桥位于黄石湖的附近,这里有黄石难得的湖景,而且是个不错的补给点。这里有餐馆,商店,有加油站,也有黄石公园是唯一一个房车的营地。

离开这里,我们就正式的向黄石最负盛名的老忠实泉出发了。


老忠实泉是一个可喷发的间歇泉。它的闻名,是因为它的喷发时间可以准确的预测。


游客在入口处可以看到实时更新的喷发时间,误差只有10分钟。老忠实泉一般会间隔60到90分钟喷发一次。所以来黄石的人,都有机会看到。


喷发时间还未到,人们就早早的等在了旁边,或坐或站。架起相机、手机,等待着这自然界的奇观。


喷泉如期而至,最剧烈的时候,甚至形成了好几米喷涌而出的巨大水柱,翻滚着白色的雾气,直冲天际,仿佛天上的云朵都是从这里喷出去的。


老忠实泉周围地势平坦空旷,更衬得这唯一高耸的水柱,多出了睥睨天下的气势。

虽然这里因为这眼泉而闻名,可你若看完这喷泉就匆匆离开,那可是会错过其他绝美的风景。


老忠实泉附近的景点最多,trail也最长。我们只是挑着游览了一些评价颇高的泉眼,也让我们花了近4个小时才走完。累坏了两个小朋友,也累坏了我们。但看过了这里美丽的景、奇特的泉,这辛苦值了。


这里的泉,颜色更加多变,形状也更加奇特。每处泉眼都是周围浅,但中间深不见底。泉水的颜色也随着这深浅不停变化。有色彩较单一的,比如Crested Pool,heart Spring;也有色彩绚丽到让人误以为是彩虹坠落了人间,比如Morning Glory Pool。


泉水周围的地貌亦是奇特。仿佛是某个粗心的画家打翻了颜料,让这些绚丽的颜色在泉眼周围的地上随意泼洒,虽没有规律,亦没有技法,却完美的相互融合在了一起。而这绚丽和湛蓝的天空交相辉映,更是美的令人心惊。

老忠实泉附近的喷泉很多,有些喷泉的气势甚至并不亚于老忠实泉。只是大多不如老忠实泉那般可以预测,所以想要看到它们喷发全靠运气。


我们很幸运的看到了好几个间歇泉的喷发。有一个甚至因为离我们太近,喷了我们一身水。


让人意外的是,这喷出的泉水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滚烫,而是异常冰凉,让被大太阳炙烤了几个小时的我们,倍感舒爽。

还有几个非常美丽的间歇泉和热泉沿着老忠实泉的trail也能走到,可是因为距离实在太远,我们选择开车过去。


我实在无法形容这些大自然造就的美丽,只怪我的摄影技术实在有限,无论选怎样的角度,都无法重现这些奇景的美和震撼。

大棱镜是我最期待的景观之一,它是一个巨大的多彩热泉,巨大到无法在近处看到它的全貌。


如彩虹般绚烂的色彩全都融入这一眼巨大的泉里,也从泉眼里溢到了外面的地面上,在地面上留下了如触角般蜿蜒的痕迹,向周围伸展出去。让很多看到全貌的人觉得大棱镜像是一个缓缓睁开的魔兽之眼。

若想看到大棱镜的全貌,官方的观测点是不够的,需要从另外一处步行的trail登到对面的山上。可惜我们时间不够,只能遗憾的放弃,决定第二天再来。


晚上我们住在黄石西门外的房车营地。黄石西门是离大棱镜最近的入口,也是房车营地最多的地方。西门外的小镇也很有特色,若有时间,也是值得一转的地方。

Day 7:

对大棱镜的遗憾,即使是现在码字的我,都很是不甘。所以一早起来,我们就不惜驾车近一个小时从黄石西门回到大棱镜,一定要去山上看看大棱角的全景。


这条可远观大棱镜的trail叫做Fairy Falls Trail,离大棱镜的官方观测点不远,大概只有两分钟的车程。顺着这条trail一直往上走就能找到大棱镜的观测点。


天气有些阴沉,往山上走的时候,小雨也淅淅沥沥的下起来。这样的天气其实并不是看大棱镜最好的时间。一是因为下雨的时候气温比较低,所以热泉的雾气比较大,降低了观测的清晰度。而且没有明媚的阳光,也会让颜色看起来不是那么鲜艳。


可旅行能看到什么样的景致,有时候也是凭运气的,执着不得,就享受阴天独有的大棱镜吧。

尽管有雾气的遮掩,大棱镜还是美的。这样一眼巨大的、色彩绚丽的泉,在阴沉的天空下,袅袅的飘着雾气,还是美的让人惊叹。


出于对大棱镜的私心,我一定要多放几张。后悔这次没有带更专业点的相机,只用手机实在无法真实的展现它的美丽。


其实这个高度,还是不足以达到俯瞰大棱镜,我不确定是否还有更高的地方可以观赏大棱镜,若是有,下次一定要去试试。

离开大棱角,我们基本是要离开黄石了。出西门的路上也看了一些比较小众的景点。比如Silex Spring,Red Spouter。


Red Spouter有人翻译成粉色豆浆泉,真的是非常的形象。因为它很像一锅稠粥,在炉子上不停的咕嘟咕嘟的滚着泡。

在离开黄石的路上还要依依不舍的刷这些小众景点,当然是因为不忍离开。


孩子不舍,我们也不舍。一路上不停的问我们什么时候还能再来。


再见了,黄石,有机会,我们一定还会再来。

离开西门,我们朝着Lava Spring 的温泉营地开去。


在路上,会经过一个叫做Idaho fall city的小城。若是有时间,也值得驻足一观。


这个小城,是以一个人工瀑布命名的。若不是亲眼见到,你一定不会相信这个巨大的瀑布是人造的,还会出现在一个城市的中心。


一个小巧精致的公园,沿瀑布而建。公园里满是树木、花草、长凳,还有用藤枝编成各种动物,非常漂亮。

黄石的行程接近尾声了,我们怎么也要犒劳一下自己和辛苦的司机爸爸。所以,最后一晚,我们驻扎在一个叫做Lava hot Spring温泉旁的营地。


我们到这里的时候,已经接近傍晚,可温泉里还是很多人。


这里的温泉有大概五六个不同的池子。每个池子里的温泉都有不同的温度标注在池子上。可以根据自己可以忍受的程度选择,个人的经验是,即使温度最低的,也已经很热了。而且温度比较低的池子里,人非常多。


泡着热泉,吃着冰糕,孩子们可是太开心了。而且温泉果真助眠,晚上睡的很好,一夜无梦。

Day 8:

原来的计划是要在第8天坐飞机回休斯顿的,但是因为各种原因,我们没能如期坐上回程的飞机,还在盐湖城机场来了个一日游。


但也因此多出了1天盐湖城的意外之旅,住了此次旅程的唯一一次hotel,而且找到了一家评价超级好的墨西哥餐馆,第一次发自肺腑的爱上了墨西哥饭。

Day 9:

多出了一天的盐湖城之旅,一定不能浪费。我们去了市中心的摩门大教堂。


盐湖城是摩门教的发源地和大本营,所以这里最有名的景点就是摩门大教堂了。他们的主教堂在翻修,所以就参观了一下开放的副教堂。


他们的教堂是按照音乐厅设计的,特殊的构造让它有很好的扩音效果,即使不用任何扩音器,也可以在教堂的任何地方,听到主席台上轻微的声音,例如撕纸声、剪指甲的声音,非常有趣。


教堂里有很多摩门教的传教士,你在这里停留的久,一定会有人来给你科普摩门教。

我们还意犹未尽的去了盐湖城周边的一个山谷。虽然没什么名气,但也小巧别致。树木茂盛,石壁错落,树林里还有蜿蜒的溪水和小小的瀑布。让我不禁感叹,犹他真是个美丽的地方。


我尤其羡慕孩子们简单的快乐,一片名不见经传的树林,溪水里的石头,可攀爬的石壁,也可以让他们开心很久,我们就这样走走停停,悠闲的玩了一个下午,倒也别有一番情趣。

从山谷出来,我们的行程也真的接近尾声了,我们的黄石之行圆满的结束了。

从这里开始,就全是我们此次旅行的经验和干货了。但是也很碎碎念和无聊啊,不感兴趣的小伙伴也可以就此打住了。


关于房车:

房车最大的好处是可以在野外露营,但是不用带那么多的东西,而且比起睡帐篷要舒服很多,也不受天气的影响。尤其是带着孩子,更是方便他们随时饿了,困了,或者想上厕所的需求。


房车里面的空间也比较大,在路上行驶的时候,孩子们可以看书,玩玩具,让漫长的旅程不是那么无聊。我家爱读书的哥哥,硬是在8天行程里,看完了三本小说。


不过房车的座椅因为没有car seat那样的靠背,孩子们在路上睡着的时候总是东倒西歪的。我们想出的办法,就是拿枕头垫在桌子上,让他们趴着睡还不错。不确定还有没有别的方案。

租赁房车分私人租赁和公司租赁。


RVshare是用的比较多的私人房车租赁网站。上面是私人拥有房车的owner,一般都是一家有一辆,把他们的车放在这个网上出租。


而租车公司就不用多说了,和普通的租车公司一样,只不过租的是房车。用的比较多的是American Cruise,我们在旅行的路上也看到很多他们家的房车。


私人租赁的好处是车型比较多,选择面广,价格差异因车主而异。如果经常关注,可以找到非常物美价廉的车子。但是质量和服务,完全依赖车主的维护和责任心。


公司的好处是质量和服务都比较统一,但是车型的选择比较少,而且价格没什么浮动的余地。


我们是从RVshare上租的,车型和价格都有很多的选择,RVshare额外也提供道路紧急服务和保险。但要注意选择评价好的车主,有任何疑问都要提前联系车主,询问清楚,并且保留谈话的内容。在拿车的时候也要仔细的检查,并且拍照记录好有损坏的地方。


房车主要有两种,一种是我们租的这种一体的房车motorhome,一种是只带车厢的trailer。需要注意的trailer还需要额外租赁前面的拖车,一般是越野车或者皮卡。


Trailer的好处是,如果你只去一个地方露营好几天,不需要更换营地,那么就可以把trailer留在营地里,然后只开前面的拖车就好,这样方便省油,但是显然不适合我们这种频繁更换营地的旅行。

而一体式的房车不需要额外租拖车,但是车身重,比较费油,有时候找停车位也会比较难。


根据可容纳的人数,这种RV的长度差别很大,小的有可容纳两到三人的,大小和一般的Van差不多。然后就是像我们这种可容纳4到6人的,大小就和搬家用的小型的U-haul差不多。再大的有可容纳8到10人,甚至10人以上的,大小就抵得上一辆小型的公交,或者大货车了。


车身越大,开起来难度越大,尤其是转弯、泊车和刹车。对于RV的新手司机,尤其是要开山路的情况,还是推荐尽量选择小一点的车。


租房车的时候要知道自己租了多长的房车,因为很多房车的营地都是有长度限制的。要租和自己房车长度匹配的营地。


我们的这种型号,其实还不错,虽然不算最小的,但是开起来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难,非常容易上手,转弯什么的也没什么太大的压力。


我们这种型号的车一共有三张床,一张是可伸缩的queen size的床,也是所有床里最舒服的,就给两个小娃娃睡了。还有一张在驾驶位的头顶床,也还不错,就是需要爬上去,自然就归我们了。最后一张床就是那张桌子了,把桌子降下去,铺上沙发垫子就可以了,不过我们基本没用。

就空间来说,四口之家足够了,有简单的厨房,卫生间,也有足够的储藏物品的空间。如果再多两个人,估计就有点太挤了。


房车的厨房还是挺让我们惊喜的。真是麻雀虽小,五脏俱全。有炉灶、烤箱、冰箱、微波炉、水槽,所以做简单的饭菜是没有问题的,但是不建议做油烟太大的,因为房车的通风肯定是不如真正的厨房。


房车的卫生间也比我想象的好用,虽然不宽敞,但是基本的设施都是有的,比如洗手台和淋浴室。


房车主要供电来源有三种,外接电源,发电机和储蓄电池,用任何一种都可以使用房车里的电器,只是持续时间会不同。储蓄电池不是所有房车都备的,租的时候需要问清楚,因为如果营地没有电源还不能用发电机的时候,储蓄电池至少可以维持基本的照明。我们这次租的房车就没有,幸好我们自己带了应急灯。


房车很费油,而且越大的车越费,这个要提前有个心理准备。我们的车一次能加50加仑的油,我们这次旅程开了1000多miles,一共加了四次油,所以差不多一箱油能跑300miles左右。当然了,这个数字也取决于开什么样的路,和开的速度是多少。另外有的房车的发电机也是用油的,所以发电机用的多,也会比较费油。


房车的储备水,污水,储蓄电池等都是有指示灯的,可以随时查看是否需要补给或者排污。


房车厨房里的炉灶主要是用propane加热的,所以如果用的多,也是需要额外加的,一般在加油站就可以加。

关于营地:

露营的营地有好几种,从设施的简陋程度可分为:没水没电的,有水没电的,有水有电没排水的,和有水有电有排水的。


越简陋的营地越不方便,但是往往这样的营地也是风景最好,最接近原生态的营地。比如黄石里的大部分营地都属于第一种。


对于搭帐篷的小伙伴来说,不需要排污水,所以第一种到第三种都是可以的,而第三种要更加便利一些;对于开RV的小伙伴来说,这几种都可以,而第四种叫做Full Hookup的营地更方便。


住哪种营地,完全看个人的喜好,想住的舒适一点,就选设备齐全的,想要更加接近自然,可以选择比较简单的营地。当然,设备越是齐全,价格也就自然更贵一些。


大多数国家公园,或者州立公园的营地,设施都是不错的。即使没水没电的营地,也能找到公共卫生间、洗澡间,有的还有公共洗衣房。


营地也可以分为只容许帐篷的营地,帐篷和RV都可以的营地,以及只容许RV的营地。


很多和帐篷可以混住的房车营地,为了避免噪音,严格的限制了可以使用发电机的时间,而RV only的营地,通常是没有的这种限制的。所以租的时候需要提前查清楚营地的要求。


不过大多数的营地都是有quiet time的,就是在这个时间段里,不能发出太大的噪音,比如放音乐,大声喊叫等等。


大多数的营地都是可以在网上提前预定的,有些很火爆的营地,更是需要提前很久预定。比如我们定的黄石里的Canyon营地基本上是提前半年定的。当然了,也有一些先到先得的营地叫walk in only,没法在网上预定,需要自己到公园里定。


房车需要在营地加储备水和排污水。储备用水可以在没有外接水源的情况下保证房车的正常用水,比如洗澡,冲马桶,或者饮用。


排污水包括排厕所的污水和水槽的污水,需要到指定的地点排放。如果是full hookup的营地,会方便很多,只要把排水口接到自己营地相应的排污口就可以了。


如果不是Full Hookup的营地,就需要要到公共排污水的叫做dump station的地方排污,一般容许RV露营的营地都会有。

自驾游黄石的准备:

其实开房车自驾游,需要准备的东西并不多,只要备好足够的衣服和日常用品。食物和水都可以在机场附近,或者公园周边的小镇进行补给。


黄石的温差很大,尤其是早晨和晚上,或者下过雨之后,气温可以从需要穿短衣短裤的酷夏,变成需要穿厚外套的初冬。所以你在黄石经常能看到有穿短袖也穿着羽绒服的人。


但是暑假去黄石,尤其是像我们这样7,8月份来玩的,也不用带太多的厚衣服,因为大多数的时间还是热的,只要带一两件备用的就够了。


另外需要带的就是被子。虽然租的房车是提供被子的,但是也只提供一到两套,如果是4口之家,还是要准备额外的,而且晚上比较冷,有时也需要额外的被子保暖。当然了,也可以和租房车的人商量,有时候也可以提供额外的被子。


很多人建议去黄石的时候带上防熊喷雾,这个其实也不一定。如果你去的都是主要的景点,人比较多的地方,而且都是白天游玩,基本不可能有熊。而这些大众的景点,其实已经可以满足大多数去黄石的游客了。但是,如果你喜欢走很长的trail,走到黄石的深处,那还是会遇到熊的,建议带上有备无患。


最后一件最重要的事情,就是关于网络和手机信号,因为我们这次因为手机的问题至少额外花了4,5个小时的时间,就为了寻找信号。


黄石里面的手机信号非常的差,更别说网络了。貌似只有Verison的公司在有些地方有信号,有些地方只有微弱的信号,其他的公司基本没有任何信号。所以担心失联的朋友,建议去之前换个临时的Verison公司的卡。


如果没有,也不是完全没有办法。以下是我们这次耗了几个小时的宝贵经验分享给大家。


如果需要紧急打电话,可以去几个比较大的camping village,例如Canyon village 的lodge,Grand village的lodge,或者Fishing Bridge Village的lodge的服务处借电话,尤其是服务处的工作人员,他们有的会有有信号的手机。


如果不是非常紧急的电话,或者不愿意借着打,公园还有一些地方有付费电话,但是不是很好找,而且有的拆掉了,需要问工作人员。还有一个办法就是去刚才我说过的那几个地方的hotel里,那里的前台有专门给客人出借的座机电话。


如果要用网络,也不是全无可能,公园最北面的Mammoth hot spring 附近的Visitor Center有免费的Wifi可以用,即使他们下班了,那里的Wifi也是可用的,但是要离那个Visitor Center的房子非常近才可以。


另外一个就是fishing Bridge Lodge的大厅里有免费的Wifi,进大厅的桌子上就可以看到Wifi的密码。但是信号也是只有在大厅里是最好的。


貌似Grand Village的lodge大厅也是有的,但是我们没有找到,有找到的朋友可以告诉我们一声。


我们这次只走了黄石的南门和西门入口。南门的入口信号非常差,我们还没有进入黄石,就已经没有信号了。但是西门的信号很好,快到西门,我们的手机就开始恢复了。


最后要注意的就是,因为园区里面信号很差,去黄石之前一定要提前在Google map上把需要的区域的地图离线下载下来,绝对十分有用。


另外,美国国家公园的NPS App也需要提前下载下来,并且把黄石的内容全部离线下载。这个App比较有用的是它的园区地图,上面highlight出来了热门的打卡地点。我们时间紧张的时候,就只是游览App上标出来的一些热门景点。


这次因为手机信号的问题,真是折腾了我们不少的时间。但是黄石里面的工作人员和游客都非常的友好和热情,如果遇到任何问题,都一定和他们的工作人员沟通,找人帮忙。也希望我们折腾来的这些信息能对需要的朋友有所帮助。

费用:

出门旅游,基本就不能心疼钱了,尤其是这样的长途旅行,没有哪一种方式会真的省钱。


1. 机票:四人机票的费用大概$2000多,但是因为我们是用积分换的机票,所以没花什么钱。


2. 租房车:我们租的车的总费用是$2000。房车的费用包括了租车费,保险,服务费,油费,以及后续费用。


租车费、保险、和服务费在租车的时候就从网站上交了。租车费取决于你租的车的大小,天数,车的新旧程度等,大概从几十到几百一天不等,可以在网站上根据自己的需要自行选择。保险是网站上直接买的,也是必须要买的,一天大概几十刀的样子。


另外就是服务费。服务费完全取决于车主。有的车主会额外收一些服务费,包括打扫卫生,清理垃圾,有的甚至还包括还车的时候处理污水。这个费用,不同车主会有差异,需要租车的时候注意。


3. 还房车:当然,这些钱交完之后,不代表就结束了,还车的时候可能还需要缴纳一些费用。包括超过的里程数和发电机的使用时间。


租的房车每天都有可以免费使用的里程数和发电机时间,如果超过了,就需要付钱。这个也是由车主决定的,所以需要自己租的时候注意价钱,避免过于昂贵的后续费用。


除此以外,也还是要考虑油费,这也是一笔不小的费用。比如我们这次刚好赶上美国油价上涨,而且黄石附近的油价要比休斯顿高。低的大概$4.7,高的甚至到了$5.5。所以一箱油加下来大概$200左右,这趟我们大概加了$800左右的油。


4. 营地:Full hookup的营地费用相对高,而且越是离公园近,或者公园里的营地,价格会高一些,大概$100左右。设备简单的营地,或者远离公园的营地,就相便宜些,$30到$60不等。


5. 娱乐项目:娱乐项目的费用需要货比三家。比如骑马的费用,不同的地方,价格可能会从$60一人到$90一人不等,坐汽船冲浪和骑马的费用差不多,缆车是四个人$125。


6. 公园门票:我们去的几个州立公园的门票价格从$20到$30不等,黄石和大提顿的门票是一个$35。


我们最后买了国家公园的年票$80,一年的有效期可以玩所有的国家公园,只比单买两个公园的门票贵$10。如果有在一年内去别的国家公园的计划,非常划算。


7. 吃饭:吃饭的费用并没有很高,除非是去非常奢侈的餐厅。即使是公园里的餐厅,费用也没有很贵。我们在Fishing Bridge的餐厅点了三明治、汉堡还有意面,四个人大概$40左右,味道竟然还不错。


主要的花费大概就是这些了,如果算上全价买机票的钱,整个旅行要预备大概$7000左右的开支。

结语:

这次的黄石之行虽然也有一些小波折,但是整体还是成功的。尤其是老天很给面子,8天的旅程都不曾下大雨,直到我们离开的那天,才终于忍无可忍的下了一场瓢泼大雨。所以说,有时候旅行,也是需要天时地利人和的。


这次旅程,也给了我们一家四口朝夕相处、彼此陪伴的机会。尤记得某个露营的傍晚,我们就只是坐在那里,看书,聊天,看着孩子们嬉笑打闹,心里就满满的都是幸福的感觉。平日忙绿的生活,我们已很难有时间静下心来体会这种家人互相陪伴的安宁了。


这些快乐,也唯旅行能够给予,给自己一个自我放逐的机会。


带着孩子出门旅行,是对孩子的考验,也是对父母的考验,让他们离开自己生活的小小世界,走到更加广阔壮美的自然中去,让他们知道这个世界很大;让他们知道即使离开了家的便利,还是有很多乐趣可寻;也让他们知道旅途如生活般,总会有这样那样的意料之外和无法掌控。


这些都会成为他们成长的路上的珍贵回忆,让他们在看到美景时能更爱这个世界,在遇到不如意时能更加淡定一些。那这旅程便值得了。





Comments


bottom of page